星期二, 四月 24, 2007

Starbucking – Dare to Dream


有句话说:“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起初这句话更多让人感到的是一种装B的小资情调,而34岁的美国青年Winter却身体力行地把它化为了自己的现实生活。

1997年夏日的一天,已是常客的Winter枯坐在自己家乡德州Plano的一家星巴克,每周六七十个小时为网上商品制作订购单的工作使得他筋疲力尽之余感到非常沮丧,到底生活的意义何在?就在此时,Winter萌生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 – 造访世界上每一家星巴克咖啡店!

就这样,Winter开着车踏上了他的星巴克之旅。靠着不时做些电脑程序员的短工、出售收藏的两万本漫画以及支持者的捐助,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Winter的追梦过程至今已经坚持了十年之久。根据Winter的网站上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到今天(美国时间2007年4月23日),Winter已经拜访了6520家(占北美店总数92.5%)北美和432家国际星巴克咖啡店(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墨西哥、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区,可惜Winter的待访名单上遗漏了中国大陆这个有数百家星巴克的巨大市场)。在他造访的每家星巴克,Winter最少要喝掉4盎司的咖啡,最高纪录一天造访了29家店。而在前往一家家星巴克的间隙,Winter只能在方向盘后面打盹,连汽车旅馆也不住。

那么距Winter实现他的宏愿还有多久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星巴克咖啡店超过1万2千家,仅2006年就有2200家新店开张,美国的开店速度是平均每天2.8家,最多时一天开出了15家店,这还不包括那些在机场、书店的特许售卖点。“我被越抛越远了”,Winter感叹说,“我不觉得我能实现我的愿望”。

Winter的事迹被大量报纸杂志和电台报道,甚至他还上了《早安美国》节目和CNN。对于Winter的疯狂行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是典型的偏执狂患者,也有人表示理解,而Winter自己对此的解释是“我只是想做些与众不同的事”。2004年夏天,同样30出头的Bill Tangeman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Winter的报道后,决定为他拍一部纪录片,这就是后来的《Starbucking》。在接下来的3年里Tangeman的摄制组跟随Winter走遍了美国十几个州的上百个城市以及一些国外城市的星巴克,采访了众多认识和不认识Winter的人,试图为Winter的行为找到答案。

4月24日,一区将发行《Starbucking》的DVD,上图为章节菜单(原始底色应为咖啡色而不是蓝色)。

My own Starbucking:

2000年7月,在我从悉尼经过两年留学回国前夕,澳洲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在悉尼市中心开张,而我对这个陌生的品牌一无所知。

7月下旬我来到香港停留了一个星期,然后从上海入境。2000年5月进驻香港、3月打进上海市场的星巴克我都无缘得见,朋友约我在上海黄陂北路的一家真锅咖啡店见面,这是我第一次见识连锁咖啡店。

2001年10月,我来到上海工作,仍然没有接触到星巴克。

2003年5月,工作单位搬到了南京西路附近。因为离两家星巴克很近,此后就成了那里的常客。

同一年,因为工作关系从星巴克公司接收了大量为诉讼准备的证据资料,使我对星巴克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和GF在上海繁华商业区的众多星巴克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有一次分手也是在星巴克。此外,星巴克成了我司法考试期间的休息和复习场所,也是小韩回国后我第一次和她见面的地方。

2007年4月,机缘巧合之下我得以进入上海统一星巴克公司工作,从而有幸加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

人生充满了意外,低潮总会过去,谨以此文与正在追求梦想的各位共勉。

附:电影《Starbucking》官方网站
Winter为其星巴克之旅设立的网站
相关报道1相关报道2
Starbucks中国官方网站

声明:本文是我综合资料翻译并写成,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星期一, 四月 23, 2007

近期明星广告二则(二)


章子怡接替张曼玉为国际铂金协会代言铂金首饰的广告

广告片选用了浪花的白色、章子怡衣着的白色,以及铂金的白色,让三种不同的白色融为了一体。短短的广告片洋溢着一种纯洁与率真,特别是章子怡的微笑,配上广告词“喜欢做女人”,更能打动观众的心灵。

张东健为三星数码相机蓝调i7(VLUU Rotate)代言的广告

三星蓝调i7为你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至酷使用体验,不仅屏幕融入触摸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如转动180度,带你领略拍照、pmp视频播放、mp3等不同娱乐空间。实用旅行指南功能收纳各地旅行信息,更能轻松下载更多资讯,带你轻松游世界。三星蓝调i7绝对会是这个春天最吸引眼球的活力元素,而你自然也要和张东健一样,让它成为展现自己的舞台。

张东健原声的韩文版广告
同一系列的三星蓝调i70(Vluu Slide)女声版广告

刚在中国差不多同时发布新广告的章子怡和张东健马上将合作美国影片《Laundry Warrior(沙漠战士)》,值得期待一下

星期二, 四月 03, 2007

Rest in peace in Cinema Paradiso, KavkaLu


昨晚难得早睡,今天上午如往常一样打开旧居论坛,不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老妖发的一则关于本坛的资深网友kavkalu去世的简短帖子,第一感觉自然是不信,难道是迟到的愚人节玩笑?可不会有人拿这种事开玩笑的,何况是老妖,再看到后面长长的悼念跟帖,才不得不信了。

和kavkalu素未谋面,但和他在论坛上有过一些交流。虽然不太喜欢他文字中的偏激,但看得出他是一个热爱艺术、热爱电影的人,前两天还能看到他在论坛上充满激情地推荐电影。kavkalu的离去不得不使人感叹世事无常和生命的脆弱,送上《天堂影院》的主题音乐,希望他能够安息,他为本届上海电影节选出的片子也会加倍留意一下。

附:kavkalu博客1博客2博客3
kavkalu在旧居上的精华帖子
可能是kavkalu生前写下的最后一段评论文字(小韩代发)

星期一, 四月 02, 2007

Nobody Does Rugby like Hong Kong


刚结束的2007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的宣传片,其中的白眉尊尼、独臂查理、醉拳积奇、飞天李察等“榄球七侠”融合了老式香港武打片元素,令人叫绝。



虽然自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之后这种结合功夫和体育运动的创意已被用滥,但这个宣传片并没有让人感觉突兀,反而恰到好处地突出了香港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国泰航空公司专设的宣传网站榄球号天下,香港显功架

来源

星期日, 三月 25, 2007

岛歌‧中孝介‧触动心弦


我好像从来没有专门为音乐写过网志,这也算是第一篇吧。以前曾说过我喜欢元千岁唱的歌,但因为只听过不多的几首,没有查她的相关资料,并不知道她那韵味十足的独特唱腔就是鹿儿岛县奄美大岛的民歌“奄美岛呗”(岛歌)的特有转音。后来去年在看《鬼来电完结篇》时听到了上面这首中孝介演唱的主题歌《咫尺回忆》,当时也只是觉得满好听的(《鬼来电》2、3集电影拍得一般,但主题歌都很好听XD),并没发现他和元千岁的歌有什么关系,没有太在意。

今天在VERYCD上偶然看到了中孝介的相关音乐资源,挑了张内容最全的去年11月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发行的专辑《触动心弦》下来听,一听之下惊为天人,他那充满透明感的温柔真假声,加上岛歌特有转音的稀有歌声,不愧被称为“地球上最温柔的声音”。这张唱片几乎每首都好听,已经放入了卓越上我的收藏夹(现在没钱买>_<),向大家强烈推荐。专辑中的歌曲有很多都和中国有关,第1曲《各自远飏》被刘德华在其06年8月的粤语新专辑《声音》中翻唱为《红颜自闭》,第2曲《心阳》则是翻唱自王力宏《心中的日月》,而第3曲是和我喜欢的中国美女歌手韩雪以中、日、英语合唱的《记忆-Last Forever》。

去年5月在上海ARK举办了中日音乐交流LIVE“JAPAN NIGHT 2006”,中孝介与其他日本歌手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他的演唱得到了上海歌迷的一致好评,11月参加《同一首歌》日本横滨“唱响中华年”演唱会,与韩雪合唱《记忆》,12月与台湾人气艺人一同出演在台北举行的“Simple Life”;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他的工作内容也将更多地涉及到中国:3月13日他刚在北京参加了中日文化交流年演出活动,演唱了新歌《花》并再次和韩雪合唱了《记忆》,4月7日还将到成都演出,并同时于4月推出简体中文官方网站(目前日文官网上已经有一些栏目有中文版,但更新很慢)。

看了一下中孝介的出道经历,原来他还是追随元千岁才走上学习岛歌演唱的道路的,转贴如下:中孝介出生并生长在鹿儿岛县奄美大岛的名濑市,算是奄美大岛中比较大的城市。虽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直受到传统岛唄(岛歌)的耳濡目染,但他从小实际体验的却是岛歌以外的音乐,从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弹钢琴,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和古典音乐的演出。高中生的中孝介有一次去奄美文化中心,正遇获得奄美民谣大奖的元千岁在演出,受到她歌声的感染,重新发现了岛歌的魅力,于是就去唱片店买了很多CD和卡带回来,自己摸索岛歌的演唱方法。在琉球大学社会人类系学习的期间,中孝介仍然坚持岛歌的演唱学习,并在2000年的奄美民谣大奖赛获得新人奖,同年获得日本民谣协会奄美联合大会的综合冠军。其强大的实力受到赏识,在地下时期就已经发行了4张岛歌唱片。2006年2月中孝介大学毕业,3月正式发行单曲《それぞれに/各自远飏》出道,而他和同乡的元千岁一样都是从EPIC唱片公司出道。(转自影山留加的博客,地址见下)

4月11日中孝介将发行第三张单曲《花》,主打歌《花》由森山直太朗作曲。希望并相信这位富有特色的新人歌手将来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发展。

中孝介相关网站:
日文官网
日文博客
繁体中文官网
简体中文官网(4月开通)
中文歌迷博客(有很多关于中孝介的翻译资料)

星期四, 三月 22, 2007

现在、只想爱你 -- 一生一次的爱


去年10月在日本上映的《现在、只想爱你》,根据日本当红的言情小说新人作家市川拓司的畅销小说《恋爱写真—另一个故事》改编,这也是继竹内结子和中村狮童的定情作《现在、很想见你》(港译《籍着雨点说爱你》)之后又一部被搬上银幕的市川作品。

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2003年堤幸彦导演、广末凉子和松田龙平主演的电影《恋爱写真》。市川采用电影中原有的两个主要人物和基本故事构架,创作出一段新的爱情传奇,用他独有的凄美风格再次打动了无数读者。堤幸彦的《恋爱写真》DVD买了很久,却一直没看,也幸好如此,才能让我更投入和感动。本以为只是又一个“原来你爱的人就在你身边”的俗套故事,却被意想不到的结局击中,又赚取了我的一番热泪>_<

本片由我喜欢的新生代玉女宫崎葵和在《五个扑水的少年》中崭露头角的玉木宏主演,而有趣的是曾和宫崎葵主演《三亿日圆极盗初恋》的青木崇高也在本片中出演了一个配角。宫崎葵的可爱魅力自不必说,玉木宏扮演的木讷男主角也极为传神,最常见的表情就是睁大眼睛作痴呆状,然后嘴巴发出一声“哎?”

既然是“恋爱写真”,下面就截取几张片中出现的照片吧:

麻雀

凤凰

“和诚人接吻的话,也许我会幸福的死掉”

令人心碎的留言

大塚愛演唱的主题歌《恋爱写真》非常好听,可惜在youtube上的MV已被全数删除,只剩下一个live版,看来艾迴唱片还没和youtube达成共识啊,好在土豆网上还有这个MV,放在上面了。歌词的中文翻译如下(来源):

恋愛写真
词、曲、演唱:大塚愛

在深藍的夜空下
你所看見的 愛情的背影

不時流露的 天真無邪的睡容
我所看見的 心愛的模樣

讓每一個時刻
成為永誌難忘
忘我地按著快門的我的心
有種心痛的幸福

『只是,愛著你而已』
我要的原本就這麼簡單而已

下雨的時候 交換的吻
連結了 兩人的模樣

一生不會再度擁有的心情
雖然不會形容
自從遇見你之後的每一天
閃閃發光

『只是...愛著你而已』
你所給我的幸福
『只是,愛著你而已』
我要的原本就這麼簡單而已

裝飾在小小的房間裡
兩人的笑容 戀愛寫真


片中的美雪曾对诚人说:“濑川君手里有着一人份的幸福,等着这份幸福的女孩一定在这个世界上的某处守候着,因为濑川君还没有把这份幸福交给这个女孩”。对我来说,也是这样么?我是不是应该这样相信呢?亲爱的Ms. rounder,你会一直等着我么?


《现在、只想爱你》中文官网

星期二, 三月 20, 2007

川尻善昭新作6月发行DVD


以《妖兽都市》、《兽兵卫忍风帖》 和《Vampire Hunter D》闻名于世的日本动画导演川尻善昭的新作《Highlander: The Search for Vengeance》在制作了近2年之后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但与之前宣告的作为剧场放映的电影不同,这部100分钟长的动画片将于6月5日直接在美国发行DVD,分为普通版和特别版。3月14日该动画的官方网站放出了1分半的新预告片,从华丽的画面看仍然保持了川尻一贯的凌厉风格。

从1986年到2000年,由Christopher Lambert领衔主演的《挑战者Highlander》系列影片拍摄了四集,其中第2集《挑战者2:天幕之战》曾经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公映过,而第4集《挑战者之终极战》则有香港功夫明星甄子丹出演并担任武术指导。除了电影外,《Highlander》系列还曾被搬上电视,并在去年出版了漫画。该系列影片的最新一部《Highlander: The Source》据说将于今年9月由狮门影业在北美发行(目前verycd上已有该片的DVDRip下载)。而于6月问世的这部动画版则是《Highlander》系列的制作人联手日本动画大师的一次崭新尝试。这部动画由与川尻善昭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日本MADHOUSE动画公司和专门发行日本动画的美国MANGA公司联合出品,香港意马动画公司(该公司也参与制作了即将上映的3D动画《少年忍者龟》)参与制作。采用和《Vampire Hunter D》一样先在美国发行英语配音版、稍后在日本再推出日语配音版的做法,但不知道在日本是否会做剧场放映。

《Highlander》的系列故事围绕着一群长生不死的武士之间的正邪斗争展开。这部动画版的剧情简介如下:The lone warrior Colin travels with the wise-cracking ghost Amergan through the ages searching for the immortal despot Marcus Octavius, who killed his lover on the Celtic plains tens of centuries ago. On his quest, he discovers New York is submerged, and one dominant monolith fortress towers over the seas. Colin can save the survivors, but his sword only hungers for the blood of one man. Despite many lifetimes of training, Colin has failed to vanquish Marcus on the great battlefields of history. Can he finish what he started and stop Marcus? Will Colin lead the people to freedom or become consumed by hate? There can be only one.

《Highlander: The Search for Vengeance》官方网站(目前只有预告片)
高分辨率预告片下载(mov格式,47.8M)

来源

星期六, 三月 17, 2007

A Good Year是部YY片/电影地图


因为不太喜欢Russell Crowe,加上上映后评价不高,本来没打算看他和Ridley Scott继《角斗士》之后再度合作的这部《A Good Year》。昨天心血来潮找来看了,没想到一看之下惊喜非常,原来Ridley Scott也是YY高手,真是深得我心啊,哈哈。不信?下面有图为证:






当然,片中也有很浪漫的场面,比如男女主人公约会的位于法国普罗旺斯的一个叫Place de l'Etang的餐厅,水池边的大银幕上播放着一些老电影的镜头剪接,下面的乐队和歌手现场演唱法语老歌。这场戏中演唱的歌曲是1938年Charles Trenet的"Boum",没有收录在影片的OST唱片中,在youtube上找到一段视频,配的画面比较恶搞,不过倒满符合本片的YY特色的XD 大家听听歌就好。





根据imdb上本片的Movie connections栏目记载,这场戏中大银幕上放映的影片片段出自La BanderaSylvie et le fantôme巴马修道院上帝创造女人等电影(反正我是分不出谁是谁,因为都没看过)。不知道当地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家餐馆,我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哪位知道的请告诉我。

片中一处对经典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搞笑引用:“It's clean. I like it because it's clean”


男主角的办公室位于伦敦新兴的标志性建筑-瑞士再保险塔(Swiss Re Tower),第一次在电影中见到这座建筑还是在《本能2》中。该建筑的业主为瑞士再保险公司伦敦总部(该公司其实只占用了该房子的2-15楼,其余的20多层用于出租,目前还有相当部分尚未租出),位于伦敦金融城的中心地带圣玛丽斧街30号,由赫赫有名的建筑师福斯特勋爵Lord Norman Foster设计,就盖在他业务上最大的竞争对手罗杰斯勋爵Lord Richard Rogers 20年前设计的劳埃德大厦Lloyds Building旁边。2004年5月25日建成启用,高度179.8米,楼层40层,其外形呈布满螺旋条纹的子弹状,有个可爱的绰号“酸黄瓜”(Gherkin) ,获得2004年的英国史特灵大奖(Stirling Prize),被誉为21世纪伦敦街头最佳建筑之一。更详细中文介绍看这里

由最近反映伦敦风貌的一些电影想到,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专门设置了“银幕上的伦敦”单元,由伦敦电影协会精心挑选了包括《赛点》在内的4部长片及7部电影短片参映。除了电影本身,伦敦电影协会还带来了另一个富有创意的产品:伦敦电影地图。伦敦电影协会为一些经典影片中的伦敦场景绘制了游览地图。现在,你就可以跟着“伦敦电影地图”去发现电影里的伦敦,游览电影外的伦敦景点,点击这里下载(PDF格式)

  除了上面这张包括众多电影景点的伦敦地图,伦敦电影协会还专门为一些电影单独制作了包括片中景点的地图,目前的影片地图有《赛点》《偷心》《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真爱至上》《母亲》《雷鸟惊航》等。

2006年1月,打着为中国电影百年献礼的名号,上海出版了一本《海上电影地图》,由东方电影频道的女主持晓露主编,从简介来看好像值得一读。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书的最后所附的“一张精致的手绘电影地图”,据说将书中提到的有关场景一一绘制在地图上,并有详细的地址。和伦敦电影协会所制作的电影地图相比,上海的这本书显得微不足道,毕竟,持续为更多热爱电影、旅游和城市文化的普罗大众服务、彰显城市魅力,要比单单靠一本自恋的书籍来赚取钞票来得有意义得多。